本报讯(记者陈玉珍)今年,我省高校招生继续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管理模式,录取工作于7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补录工作于9月下旬进行。
依据:考生电子档案
考生电子档案是高等学校远程网上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考生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五部分。
录取:学校负责招办监督
高校招生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考生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高校还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省高招办组织实施向高校投放合格生源电子档案,并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在录取中,高校根据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本批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考生人数,确定本校在当地的调阅考生档案材料的分数线(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比例一般应控制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认真对待各志愿的考生,当考生德智体状况、高考总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大体相同时,不得退掉第一志愿的考生而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当本批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考生的档案不足时,不得拒绝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对于高分数考生的退档问题,没有充足理由不应退档。对肢体残疾、生活能够自理、不影响所报考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高等学校要主动予以妥善安排并录取到合适的专业学习,不能仅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规则:第一轮志愿优先
我省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投档过程中,除另有规定外,每个批次的第一轮投档都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在上线考生中,按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根据学校的投档比例依次投档。第一轮投档都在该批录取的第一天,计算机按科类对达到该批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第一志愿从高到低排队,并按招生院校所要求的比例发送电子档案。第一投档一般要求高校在当天内完成。第二轮及以后轮次投档则按照“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即在待投档考生群体中,从高分到低分,根据学校招生计划缺额的情况,按考生平行参考志愿填报的顺序,依次检索该考生本批次所有参考志愿,并投放给未完成计划的高校。平行参考志愿投档后,个别学校仍完不成招生计划,可在同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按不超过院校缺额数1:1.2的比例,投放有该校志愿(先第一志愿,后参考志愿)的考生档案,由学校择优录取。
运作:按规定程序进行
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按时报送调档比例,按时完成下载电子档案、阅档、退档、上载电子档案等各个环节,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省高招办及时主动与之沟通,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省高招办将根据将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高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立即书面通知有关高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